相信緣起因果的智慧
永清
很久沒有到影院看電影,這天偷得半日閒和女兒看了一部感人的日本劇情片-「誰掉換了我的爸爸」(Like Father, Like Son) ,故事說兩個不同背景的家庭收到來自醫院的同一項通知,說他們同年同月同日出生的六歲兒子在當年出生的醫院被相互錯掉了!於是雙方父母為了掉換回親生的「血緣」兒子,在其後一年間嘗試讓兩個家庭互相交往外遊,漸而每月一次讓「兒子」留宿對方家裡,至後期讓親生兒子「回歸」各自的「血緣」家庭。
故事很簡單,但導演細膩地透過很多生活細節和點滴,帶出事件對兩個家庭各成員的衝擊,以及對濃厚養育親情相對於執?血緣關係的反思,其中不乏感人埸面。最後,影片在雙方兒子因不捨養育親情而回到各自成長的家庭繼續生活而終結,可以想像,兩個家庭都從此起步踏入新一頁,發展如何還看各自的造化,終而復始,生生不息。
「欲知來世果,今生作者是。」世事萬物莫不如是,緣起因果乃自然的法則,半點強求悖逆不得,執?只是徒然,要有相信因緣因果的智慧,坦然接受,樂意承擔,在既有的果創造新因,焉知非福。由此想到現今香港社會的普遍現象:冷漠、自私、功利、計較、無禮、粗鄙、不君子的行為俯拾皆是。似乎想把所有的不滿「怨氣」凝聚在一起,盡情發洩,就像把健身室裡的沙包視為仇人死敵的化身,死命地打,卻不知每打出一拳都把仇怨結深一層,放鬆云云只是壓抑色身,不得「安忍」,心結何曾放下?
看每天擠迫的車廂裡,盡是一副副蒼白的面龐,或木訥無神,或眉頭深鎖,各自低頭沉溺在他們的「虛擬世界」裡,對身旁老弱傷殘視若無睹,鮮有讓座者;間中偶遇一張眉開眼笑、或悠然自得、或閉目養神的面孔,內心已不禁喝一聲采! 又有商業行為的爾虞我詐,為商的不摘手段,美其名為營銷策略,或譁眾取寵、或弄虛作假、或將貨就價、或鑽法律空子;消費的貪婪無知,或揮霍無度、或恣情浪費、或貪慕虛榮、或人云亦云,莫不是為執?「我」、「有」所累。更有公共場所的謾罵爭執,已是無日無之;不仁道的殺害動物,甚而虐待家傭的事件相繼被揭露;更有知名人士表達待人包容觀點被「網民圍剿」……,「物必先腐而後蟲生」,這城市如此氛圍,怎不叫人擔心?
然而,香港是咱家鄉,一家人怎能不以慈悲與包容面對相處呢?有云:「慈悲沒有敵人,智慧不起煩惱」,「海納百川,有容乃大,壁立千?,無欲則剛。」共勉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