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本期話題:環保‧從心開始 演慈 環保由上世紀末說到今天,再不是新鮮的話題了。縱然很多人高論環保,成效卻有限,其中很大的因素是少了一份「用心」。近來,社會上為擴建垃圾堆填區,鬧得烈哄哄,環保、減廢這話題,又迫切地熱起來……。 佛教的緣起、因果、慈悲、平等、惜福等核心教義是環保的基礎,主張由心念落實到行為,由個人推展至家居再延伸到外在的大生態環境;所以,佛教可說是一個最全面講求環保的宗教。 緣起與和諧:佛教認為世間事物的關係彼此互相依存,也是生態平衡的關鍵。《菩薩瓔珞經》云:「不敗自然相,相應度無極」,說明不破瓌自然環境,則大自然可為人類提供無窮無盡的資源,也說明人類與動物界、自然界、甚至萬事萬物都相互依賴,故需保持和諧相處的法則,應順自然,才能安然並立。 因果與報應:佛教重視因果法則,相信種善因得善果,種惡因得惡果。人類的貪慾、享樂與浪費使資源過度取用,種下破壞大自然的惡因,令環境急速破壞,導致地球生病,氣候變化、天災頻仍、人類生命健康、安全面對災難性影響與威脅的惡果,這正是如是因如是果的明證,知因識果的人,要改變生態失衡的惡果,惟從環保的因上修正。 慈悲與平等:「慈」者,予一切眾生樂,「悲」者,拔一切眾生苦,佛教說的慈悲與平等,是眾生平等,包括人與動物,主張尊重所在的生命,不隨意殺生。現今人們貪吃肆殺令生態失衡,《楞伽經》云:「觀諸眾生同於己身,念肉皆從有命中來,云何而食?」所以,佛教積極提倡戒殺、護生、茹素;素食不止是宗教行為,也是現代人健康飲食新趨勢,更是拯救地球的良方,根據聯合國農組織報告,供人類肉食的畜牧業對環境的破壞相當廣泛,包括空氣污染、氣候變遷、水源污染與浪費、森林砍伐、土地和土壤的破壞、物種的消亡等等;全球排放的二氧化碳量大部分來自畜牧業,提倡素食減碳及環保者的統計文獻報導,全球嚴重饑荒的人口,只須四千萬噸穀物即可吃飽,然而,單是西方拿去餵飼牲畜的穀物,即達五億四千萬噸;若全人類飲食以肉類為主,現存的石油只可供十三年使用,若全民素食,則可用二百六十年;養活一個肉食者所需的耕地,可養活二十個全素者;人們如果能每天素食一餐,對地球減碳已有大改善,素食可以救地球是肯定的。 環保成功必須從心開始,佛教的教義「因果、慈悲、護生、平等、和諧、素食、布施、簡約」就是最全面、最徹底的環保觀。貪是破壞環境的主因,所以,環保本身就是持戒與布施的實踐,停止無休止的享樂,除了可以去除貪婪的習性,也為地球盡一點力,是自利利他的菩薩行;平等愛護眾生,不殺生、不吃眾生肉,不但保護動物,也令動植物的生態維持平衡;重因果,學習以戒定慧來對治貪無厭足的物欲追求,以知福惜福修福的態度實踐簡樸生活,活出知足常樂的自在人生,珍惜資源,使物料循環再生不浪費,重點不在於金錢而是不損福報;「環保」是一種生活態度,希望大家以慈悲心、和諧心、清淨心攜手復原這人間淨土,給下一代布施一片清淨而豐饒的天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