慧燈第109期

本期話題

愍生法師開示錄

佛經故事

禪語

法語精選

淺談中國佛教史

養生湯水素食篇

佛學問答

中國祖師禪.參 後感

a

遇境逢緣

讀者園地

回慧燈

回佛教愍生講堂

 

 
   
 

 

 

 

 

 

 

 
 

淺談中國佛教史:新儒學與禪宗的關係

演慈

經過唐和五代的滅佛,佛教元氣大傷,難復舊觀,不少經典散失,很多宗派的教義弘揚隨著經典散失而逐漸湮沒,幸好禪宗的普及化,讓佛法以另一新貌流傳,因為禪宗不立文字,不以經論為基礎,參禪直指心性,較不受環境限制,故在亂世中禪宗更顯一枝獨秀,且對中國文化形成深遠的影響。

由五代至宋朝,惠能大師座下有很多弟子,得法者有四十三人,當中以南嶽懷讓,青原行思最有名,他們二人也分出很多支派,弟子得法後被分派到不同地方,當時交通又不發達,故每一區,其民風習俗也有所不同,禪宗的教法也有所不同,逐漸形成不同的宗風。又因禪宗的教法,主要是令人見性開悟,令人開悟的方法可以很靈活,故每一個祖師去到不同的地方教化,都會因應地方條件而產生不同的作風,形成禪宗有不同的宗派,這不是權力的劃分,而只是教法不同而已。於是有五家七宗的出現,所謂一花開五葉,是指五家,此期間禪宗在中國大盛,禪宗不但影響整個中國佛教的發展,也影響學者的思維,以前讀書人多讀孔孟之學,傳統中國文化受孔子思想影響最深,認為萬般皆下品,唯有讀書高。宋朝以後,這些讀書人也如傳統讀書人一般,以儒生自居,但也受禪宗的影響,出現以談心性為主的新儒學,比較有名的朱熹、王陽明等都是新儒學大家。新儒學又名宋學,因以理性見稱故又稱理學,新儒學者與古讀書人一樣帶點傲氣,雖受禪宗影響又不肯認同,認為有損儒學的光彩,故標榜自己是新儒學者,也因為抗拒認同受禪宗的影響,故有刻意反禪宗的表現,是故後人形容這些新儒學士,「坐在禪床中駡禪」。不管他們是否認同受禪家思想影響,然而,禪學早滲入中國文化中,並發揮深遠的影響力卻是不爭的事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