遇境逢緣:走好每一步

如藏

從小就喜歡踢足球,擅長的位置是防守中場,職責是協助前鋒進攻及支援後衛防守,技術要求相對上較低,但卻要求有充沛的體力及旺盛的鬥志,屬工兵型的球員。多年的比賽中,經常踫到實力較己隊優勝的隊伍,當輸了一球時,大家的目標是追和,若實力有較大距離時,目標就是不要再輸第二球。最難忘的一役是大學期間與陸光隊對賽,對方球員全是服兵役的現役國腳,與我們實力有一大段的距離,半場即被攻入六球。休息時大家將下半場的目標,定為輸少於五球就算贏。下半場大家以前仆後繼的精神,與對手週旋,拚鬥到最後一分鐘,結果只多失了兩球,總比數是零比八。比賽雖然輸了,但全隊仍極為興奮,因為我們已盡了力,表現比預期更好。就是憑著這份精神,在比賽中每每得到對手的尊重,同時練就出做人處事頑強堅毅的鬥志,就是這份鬥志與精神帶我走好生命的每一步。

今年九月一日開學,如過去二十年一樣,一早就返回學校,不同的是角色改變了。退休後第一天即以代課老師身份返回學校,大部分的學生都不知道我退休的消息,見到我時即向我報告暑期在家的情況。

九零年轉職此校,是因為就近居住地點,節省交通時間是首要考慮因素。入職後發覺在學生紀律、工作環境、校政及人事上均有很多不盡已意之處,當時曾萌馬上轉職的念頭。短時間適應後,以轉換環境不如改變環境來得有意義,於是與一群有心同事,一起齊心協力做好這份工,希望能將心中的理念實踐出來,為學生營造一個良好的學習環境。

三年後,工作環境有了很大的轉變,舊的管理層有大半離職,新的校長履新,在百廢待興的時候,我以基層教師的職位,被安排處理訓導及活動兩大範疇的工作,當時沒有考慮職位、報酬及能力等問題,只憑一個念頭及頑強堅毅的鬥志,毅然的接下這挑戰。經一年的考驗,即被晉升至管理階層,雖只是一名低級主任,但卻擁有大片發揮的空間。在訓育組老師及其他專業同工的合作下,以十年的時間為學校的德育及訓育工作,建立基礎。在零四年教育局的「優質視學計劃」中,得到極高的評價,最重要的是學生的良好行為表現,得到肯定。

九五年皈依佛教,在信仰的帶動下讓工作更有意義,九七年開始參與羅漢寺義工工作,至零四年,繁重的工作與壓力超出了精神及體力的負荷,於是在事業及道業上作出一個艱難的決定,計劃結束教學生涯,專心當義工護持三寶。最終在校方挽留下未能引退,但獲准降回基層教師職位,以減低工作量及壓力,數年後,在工作崗位上再退一步,改以半職教師身份留任到上一學年。

直至今年,感到一切條件都成熟,是時候全面退下來了。其實,一直以來並無刻意安排自己的將來,只知不管境況如何都全力以赴、盡心盡力走好腳下每一步,並隨順因緣按需要作出適當的調整。感恩自己能有因緣退下職業的火線,既可全心投入道業修持,也可偶結良朋看山悟水實是人生一樂,學佛人知福惜福,當然更要繼續走好將來每一步,以報三寶恩、善知識恩、親恩、眾生恩。

小蜂百寶箱:說話的藝術--雙贏的批評

第三十屆美國總統Calvin Coolidge的女秘書處理文件經常出錯。

一天,總統盛讚女秘書衣著漂亮,趁著她高興時說:「不過,我希望妳處理的公文,能和妳自己一樣漂亮!」

此後女秘書果然很少犯錯。

一位閣員很佩服總統的做法,總統對他說:「這好比理髮師替人刮鬍子前,先為其塗肥皂水,令其『刮了不痛』。」

※ ※ ※ ※ ※

有人認為直斥別人錯處是「坦率」的表現,而說話婉轉則是「虛偽」。

其實,只要是真心關注別人的感受,而非為了換取利益,把批語說得婉轉一點,與坦率並無抵觸。

反之,若批評包含洩憤或報復心態,甚至是為了享受指責他人的快感,則所謂「坦率」不過是偽裝的道德罷了。

※ ※ ※ ※ ※

為了成長和進步,指出錯處、進行改善是必要的,但過度訶責、無建設性的攻擊,只會令他人感到受侵犯、不被尊重,引發其自我保護、反擊辯駁的情緒。這種情緒會蓋過其自我反省,把大家的目光從解決問題轉移到鬥氣。所以,過份的批評並不能解決問題,倒可能引起更多不快和爭執,造成雙輸。

何況,我們很難保證自己的判斷是絕對的,錯不一定在於對方。人很容易以偏概全、先入為主,把外界的訊息片段,以自己習慣的模式自行組合和解讀,自以為是。

※ ※ ※ ※ ※

直言直諫,連頭腦簡單的人也做得到。但只有善良的人,才會懂得為別人著想,照顧別人的感受;明智的人,才會懂得顧存大局,解決問題,締造雙贏的局面。

那麼,怎樣善巧地和別人檢討錯誤呢?

首先,應與對方單獨傾談,切莫當眾指責,以免對方難受而和你翻臉。說話技巧在於把重點集中在「事」上,而非「人」上。清晰具體地描述事件和問題所在,不要加上形容詞,如「一塌糊塗」之類;尤其要避免指向人的形容,如「你很差」。形容詞給人下定論的感覺,卻不知確指為何,會使對方感到茫然和不忿。

表達你的看法時,即使認為自己如何的正確,也不要把用絕對真理或教訓的口吻說出來;別以偏概全,如說「你老是犯同樣的錯」;提出你認為可以怎樣改善,而非指出對方有甚麼做得不好,因為前者已足以令對方察覺後者,卻不會像後者般帶來挑錯處的感覺;每次只說一兩個問題,每個問題只說一次,不要連續說太多問題或不斷重複同一問題,更不要翻很久之前的舊帳,應集中注意力於目前;多用「我個人意見認為……」、「這樣做會不會好一點?」(有虛心請教的意味) 類,之後再徵詢對方的意見,以示尊重,如說一句「你同意嗎?」。整個過程中盡量少用「你……」的句子,而多用「我……」,蓋用上「你……」的句子或多或少會衝著對方來,在你正在指出聽者錯失的場面中,聽者對針對自己的說話會特別敏感。

可以的話,先表揚一下對方其他做得好的地方(可別虛構一些不存在的優點,否則對方會覺得你不誠懇),或對其之前的努力表示認同、感激和欣賞(即使他做得怎樣差,總有付出過努力啊),如說「很高興你這麼用心做」,其後才提出你認為可以改善的地方。

※ ※ ※ ※ ※

把批評說得柔軟,可避免許多不必要的爭端和煩惱,減少敵人、換來朋友,並真正有助事情進行。

從管理學的角度看,上司和下屬、同事和同事之間曉得好言相向,對機構運作有莫大裨益。很多研究都顯示,若上司或同事的態度較苛刻、冷漠,員工的表現較差;而在人情味較重的工作環境下,員工士氣較高,生產力也較大。

取材自互聯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