愍生法師開示錄:佛說八大人覺經講話(第十三講)
第四覺知:懈怠墮落,常行精進,破煩惱惡,摧伏四魔,出陰界欲。
上次與大家談過對個人的行為與生活有著極大不良影響的「貪、瞋、痴、慢、疑和邪見」六種根本煩惱,有了根本煩惱,便會衍生出二十種隨煩惱,現在簡單地與大家探討一下這些如影隨形影響著我們生活的煩惱魔。
二十隨煩惱是:忿、恨、惱、覆、誑、諂、憍、害、嫉、慳、無慚、無愧、不信、懈怠、放縱、昏沉、掉舉、失念、散亂、不正知。
第一「忿」,心中忿忿不平,時時帶著憤恨的心。第二「恨」,心中有仇恨而經常想著如何報復害人,很多電影也常以「殺父之仇,不共戴天」等仇恨作題材,佛法告訴我們「恨」是煩惱,教我們要平心靜氣不要懷仇含怨,一切恩怨情仇不離因果,怨怨相報何時了呢?只有放下,才得自在解脫。第三「惱」,遇到不如意的事,心中熱惱煩悶。第四「覆」,即覆蓋隱瞞,一個人做錯了事,不發露懺悔而密密掩蓋它,常怕被人揭發,心中不安煩惱。第五「誑」,即欺誑,外表看起來你對他好,其實是詭詐不實。第六「諂」,是阿諛奉承,虛偽吹捧。第七「憍」即驕慢自大。第八「害」,常含恨蓄怨,常欲損害他人。第九「嫉」,妒嫉,別人勝過自己時,便心生嫉妒惱恨。第十「慳」,吝嗇不捨,見人有困難都不肯伸出援手,所謂施一錢以利天下都不肯辦。十一「無慚」,自己做錯事不知羞恥是慚。十二「無愧」,不知愧人,見人之賢不肯仰慕,見人行善不思自愧不如心,無慚無愧的人不肯改惡向善。十三「不信」,不信真理,所謂佛法如大海唯信能入,如果不聽經聞法則生不起善念了,或聽聞後卻不肯信受,錯失了人生的寶藏。
十四「懈怠」,懶惰令人一事無成。十五「放縱」,耽著欲境,不知檢點。十六「昏沉」,凡事不起勁,甚麼事都是懶洋洋地的不願用心用力。十七「掉舉」,心如彌猴野馬般躁亂狂妄。十八「失念」,心隨邪思,迷失正念。十九「散亂」,妄想紛起,無法安心作事。二十「不正知」,以妄為真,遠離正見。
六種根本煩惱與二十種隨煩惱容易令我們心理不平衡而造惡業,所以煩惱即是惡,我們要認識煩惱等於賊一樣,賊會劫財害命,煩惱是心中的賊,會劫奪我們的法身慧命,而心中的煩惱賊是最難破的,古人云:日防夜防家賊難防,家賊就是心中如野馬般難調難服的煩惱妄心,必須常行精進時時反省覺察自己的心念,以精進修持去破除它。
「四魔」指的是最惱亂人的「生老病死」四種苦受,「出陰界獄」,界是指即「慾界、色界、無色界」的三界,眾生由於煩惱造業受果報身在三界中輪轉了,如果要出離三界的牢獄,就要常行精進,勤修戒定慧,止息煩惱妄心,心中沒有了煩惱,就不會造業,也就不用再走進三界牢獄中受生死輪迴之苦了,如此稱為出陰界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