演慈
自唐武宗滅佛後,佛教的發展一直難復唐時的興盛,清末民初時因外國列強入侵的因素,國勢並不穩定,當然對佛教的發展也有一定的影響,但中國佛教有一個現象,由宋開始發展出農禪制度,因中國佛教不像印度佛教有沿門托缽的習慣,故僧侶們往往由皇帝賜與耕地給寺院,讓他們務農自給自足。以前僧侶人數眾多故賜地也多,因此歷史悠久的寺院其地必廣。清末被列強欺負,經常被割據賠款,國力日衰,國庫空虛,寺院農地亦被打起主意來,形成連寺院也存在不安穩的狀況,也因當時受西方思想的衝擊,新思維興起,例如,康有為等推動維新改革,這種影響遍及佛教,興起辦學運動。當時有位八指頭陀寄禪大師提倡組織民間力量成立中國佛教會,並被推舉為第一任主席,但新事物,難免不是人人接受,面對的困難與阻礙亦多。當時的滿清政府相當腐敗,只會處處搜括與民爭利,那會對佛教組織施援手,寺院和民間遂自發辦學和醫療,雖然規模不大但是影響深遠。
太虛大師更是一個劃時代人物,他有新思維,既聰明又是飽學之士,有人確實地說他讀書一目十行,這雖是傳說,但他肯定是個很聰明的人。當時他審視形勢,覺得有自強的必要,遂提出僧伽教育,把有志求學之士集中在一起進行有系統的學習,漸具學校雛形,與以前私塾式的教學模式大大不同,從此求學者不用再四處尋師訪道了。太虛大師更提倡佛教要普及化,並且身體力行,成為第一個到國外四處弘揚佛法的出家人,連英國的牛津大學也曾邀請他前往講學,所以,不少外國人也認識太虛大師,親近太虛大師的人說,太虛大師的講說很好,可惜翻譯者往往未能得其神髓。大師受當時的新思維影響,發起良性改革,鼓勵學佛,也致力提倡人生佛教,即是人生在世就應接觸佛教,而不是等人死了,佛法才派上用場。故太虛大師以弘揚人生佛教和僧伽教育見稱,他在各處辦了很多學院,例如武漢、武昌、福建等地的佛學院都是由太虛大師建起來的,近代的大德印順長老、馬來西亞的竺摩長老都是太虛大師的學生。
中國解放前,很多出家人隨軍隊到了台灣,當中不少太虛大師的學生或是受其影響者,台灣很多長老如真華、聖嚴等長老就是當時隨軍隊赴台者,他們也承繼了太虛大師要辦僧伽教育的理想,繼續努力辦佛學院,縱使規模大小不一,但大家都各自努力辦學,後來者也承繼了這種理想,致使台灣有很多佛學院;太虛大師可以說是僧伽教育之父,若無太虛大師,也沒有今天的佛教,可惜他壽年不太長,五十九歲便圓寂了,否則影響更大。太虛大師可以說是現代佛教發展的模楷,例如我們熟悉的佛光山,也是依循太虛大師的概念來發揚光大的,而台灣的佛學院,在艱苦時代已紮了根,故他對現代佛教發展貢獻良多。
除了太虛大師外,我們熟悉的還有弘一大師和虛雲老和尚也貢獻良多,虛雲老和尚不但專門衛護佛教與道場,亦做了很多復興寺院的工作;弘一大師更是佛門一位傳奇人物,這裡為什麼特別詳細介紹太虛大師呢?這是因為他對僧伽教育的願力和對人生佛教的倡導,在當時是相當突破的思想,而且影響深遠。
中國佛教亦在這幾位大德的帶領下由清末民初走向現代。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