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本期話題:危機 新機 演慈 近年來,天災頻仍,大家開始意識到大自然的力量,難以抵擋,甚至流傳世界末日將至,令人憂心忡忡。就佛法的觀點而言,大自然的災難是眾生共業所召感,一提到業力,許多人認為是前生的事,要為不知道的事負責是無故的,其實,業力不一定是前世的事,就看今天,人們為了享受、為了方便,大自然的資源被巧取豪奪,已到了被過份挪用的階段,大多數現代人的生活模式使地球受到嚴重的傷害。專家、學者與環保人士不斷提出警告,地球資源被過度濫用,無法分解的垃圾、廢氣、污水過度排放,已引起地球的自然生態、大氣層、溫度、地殼、……在迅速變動,百年、千年一遇的天災將頻仍出現,這不是天地不仁,只是地球因我們而生病了。我常說現今物質豐裕的社會,金錢我們浪費得起,然而,福報是浪費不起的,人們都希望能趨吉避兇,面對大自然的環境災害,改善個人的生活方式與態度,已是刻不容緩的時刻了,唯有在知福、惜福中過簡單的生活,地球才有喘息、康復的機會,我們才有平安的希望。 廿一世紀不只天災多,人禍也嚴重,然而,禍福無門唯人自招。現在社會物質豐盛,科學、資訊發達,人們的生活不是比百年前好多了嗎?可是,現在的社會文化鼓催持份者無休止地爭取個人的福利,在不斷的要求別人、要求政府、要求社會中,得來的是貧富懸殊的對立、矛盾加劇,社會動盪不安,人的心靈空虛貧乏。 佛教有一個故事:有三個和尚在一間破廟中相遇,大家都很婉惜昔日寺院的輝煌,今天卻是頹垣敗瓦,佛菩薩的金身剝落,和尚甲說:「必是寺院的僧眾不虔誠,沒有好好修行。」和尚乙說:「一定是和尚不勤勞,沒有管好事務。」和尚丙說:「該是和尚不禮敬,不知與人結法緣,不自重也不尊重客人吧」。三人嘆息後,決定努力重建道場,和尚甲虔誠禮佛、修行,祈求道場重光,和尚乙努力鋪佛金身、修葺寺院,把殿堂管理得煥然一新,和尚丙待人以禮,積極到外化緣,講經說法,很多人受他感化到道場參拜。慢慢這寺院愈來興盛,和尚甲自忖必是自己虔誠修行,感召佛菩薩加持;和尚乙認為自己出色的管理功不可沒;和尚丙則肯定是自己外出化緣居功至偉。三人的專注力轉移到爭執計較中,寺院開始再度凋零荒廢,當大家準備黯然離去時,忽然醒覺道場頹敗之因,非因不誠、不勤、不敬,實是彼此不能和諧共容所致。 這故事告訴我們「家和萬事興」,寺院如是、家庭如是、社會亦如是。社會官民各有角色,各有力量,要社會繁榮進步必須彼此包容體諒、和諧共處,才有安樂、幸福的民生。如果大家只顧爭取分享成果,少了彼此的關懷,形成社會鬥爭、猜疑、動盪、恐懼、不安,結果是得不償失的。作為佛教徒,惟有透過佛法啟迪生活的智慧,以念佛、修行讓身心靈產生和諧與定力,生活才會幸福快樂。 今年,我們在東涌舉辦慶祝佛誕的活動之中,也舉辦了一個「禪.生活工作坊」,希望透過佛誕慶典將佛法祥和的氣氛傳播到社會各階層,也在「禪.生活工作坊」中,教導大家如何在行住坐卧的日常生活中,結合心靈、環保與修持的力量,安頓身心,提升生活的智慧,只有每個人都願意建立身心靈環保的新生活模式,地球才有新機,人生才有幸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