演慈
行菩薩道的路是漫長的,由初發心的凡夫菩薩至賢聖位菩薩,乃至佛菩薩有不同的修行階梯與次第。凡夫菩薩是指初發心的菩薩,就像你現在聽經後,起了自利利他的心,想發心做菩薩,就是一個初心凡夫菩薩。為何稱為凡夫菩薩呢?那是因為凡夫有我執心,錯嗎?不是對錯而是程度問題,如小孩學寫字時要邊看邊寫,但你想也不想便將字默出來,孩子錯嗎?只是程度差異而已!第二類菩薩位的菩薩是名符其實、有資格的菩薩,具菩薩廣闊心懷、自利利他精神,能依法實踐,如十住、十行、十向位的菩薩便是菩薩位的菩薩。第三類是佛菩薩,那是已經成了佛或有成佛資格的大菩薩,但仍以菩薩的身分倒駕慈航去度眾生,這便是佛菩薩。
故此,菩薩的程度可以相差很遠,就像求學的學生,從幼稚園到大學都是學生,但程度卻相去甚遠。在佛經裡說,由凡夫菩薩到成佛,分了五十二個階位,所謂「十信」、「十住」、「十行」、「十回向」、「十地」,而每一階段裡又各有十個階位,共分五十菩薩階位,第五十一階即最後位「等覺」位,第五十二階是「妙覺」位,即成佛了。
菩薩修行要經歷五十二個階位
剛發心行菩薩道者就踏上十信位的初階-初信位,「信」是信仰,這是最要堅固自己信念的階段,由初信、二信....到十信為一個階段,「十信」也稱為外凡位,意指「外邊的凡夫」(聖賢位之外的凡夫),用我們的學制作比喻,只屬學前教育階段,到「十信」位時才是幼稚園畢業,所以由「初信位」到「十信位」仍屬「外凡」。「十信」位的凡夫修行方向是守持五戒十善、八關齋戒、兼修布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智慧等六度萬行,當然程度也有深淺之別。到了「十住」位,即住著於佛法之中,真正已落實修行,達到「十住」、「十行」、「十回向」,稱為「三賢」位,亦稱「內凡」位,意即已是入圍的內部凡夫,已是賢者不過未入聖流,但已比凡夫進步多了,開始斷除煩惱;三賢位再進步至初地、二地……,登入「初地」階位時即便超凡入聖,由賢位進步成為聖者,所以十地又稱「十聖位」;菩薩之中有稱「摩訶薩」的,摩訶是大的意思,摩訶薩就是指十地的大菩薩。三賢位菩薩斷見思煩惱、塵沙煩惱,到了十地的菩薩開始無明分分斷,法身分分證。至「等覺」位,等覺菩薩的智慧已經與佛覺很相近,尚餘最後一分微細無明未斷,或教化眾生的因緣尚未成熟,是以菩薩在行菩薩道時要與眾生結緣,待種種因緣成熟,便成佛了。「等覺」之後是「妙覺」,「妙覺」是最微妙不可思議的覺悟─成無上正覺。
菩薩的修行要經歷此五十二個階位,那麼我們現在屬什麼位呢?最多只是十信位裡的初信吧?菩薩起碼要有斷煩惱的能力,也即能把握菩薩的修持法門,落實行持的功課。各位,發心受菩薩戒的,就是菩薩,但千萬不要妄自以為自己是什麼階位。初心菩薩就要本著法門無量誓願學的願力,多聽經經法以建立正知正見,學習菩薩戒的行持改善煩惱習氣,當貪嗔癡煩惱現前時,要覺知並以佛法調伏它,即使煩惱未能一下子斷盡,但嗔恨心起時已能覺知,由最初一發不可收拾的暴躁慢慢調伏,至按壓住身、口的妄動,不致動手打人或開口罵人,但心中意念仍在躁動;貪心愚癡也如是,由貪得無厭、毫不講理調伏到開始講道理或減少貪念,此屬調伏煩惱階段,初發心菩薩循序漸進地學習,必有增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