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淺談中國佛教史:六祖惠能大師(下) 惠能在磨坊中工作了八個月,卻從未有因緣踏足殿堂聽經。有一天,弘忍大師召集大眾宣佈說:「我年事已長,也該是傳授衣鉢的時候了,既然大家每天都來聽我說《金剛經》,當有所悟吧!那麼請大家回去各寫一首偈,以表達自己的心得感受,能見性者可望承繼六祖之位。」當時弘忍座下七百多學生中,有一位已為上座的神秀,(所謂上座即是資格老,而且受大家敬重的學長),大家都覺得不管論資歷或修行都只是神秀堪稱第一,由神秀來寫就對了,於是寫偈的人不多。神秀為了是否寫偈很感為難,因為大家不寫偈是因為他,若然不寫好像很對不起大眾,若然寫偈又好像在謀衣鉢之位,但自己實沒有當六祖之心,但也想是得到師父的審定,於是,他就提醒自己若寫偈是志在謀六祖一位,是惡意的,但純為測試自己所學,那是善意的,於是,就寫了一首偈表達自己學佛的體會。但寫後又不敢奉上,據壇經記述,共輾轉十三次的翻覆進退,最後決定寫在齋堂的長廊上,這就是大家所熟悉的「身為菩提樹,心如明鏡台,時常勤拂拭,莫使惹塵埃。」翌日五祖一看,豎指稱讚,著大眾要好好背誦,努力學習。身是菩提樹,即是以色身修行,心如明鏡台,即是心若有光明,可照見萬物,時常勤拂拭,莫使惹塵埃,比喻要時時刻刻努力修行,不要被塵勞蒙蔽了心性。 大家猜測這偈頌是神秀所作,且又因得到五祖的認可,故大家都珍而重之,彼此禮拜背誦,四句偈頌一時風行全寺。惠能見大家都努力念誦這四句偈,好奇探問下,一位小沙彌陳述其詳,惠能聽後若有所思,由於惠能在磨坊工作八個月一直未到過大殿,於是請求小沙彌帶他領見、拜讀,惠能來到長廊時,聞風而致者不少,很多人正在圍觀這首偈,惠能當時表示,心中也有一首偈但因不懂文字,想請人代書,大家都很瞧不起惠能,譏笑道一個目不識的文盲怎麼也說要作偈了,惠能平靜地說:「下下人有上上志,上上人有沒意志。」並說出心中的偈誦:「菩提本無樹,明鏡亦非台,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此偈一出,實是技驚四座,令大眾嘩然,不禁大嘆人不可貌相,一界猲獠,竟有如此智慧!而然,當弘忍聽到這首偈時,竟趕來以鞋擦掉惠能這首偈。看見弘忍大師的反應,大眾像澆了一頭冷水般一哄而散,大眾再也不把惠能沒放在心上。但五祖對惠能的根性心中有數,稍後即到磨房找惠能暗示他三更時分前來方丈室,當惠能前來應約時,五祖為他開示金剛經,六祖聞即開悟,五祖遂以衣缽相傳。惠能得衣缽後,所遇的困難不少,當時的僧眾不服五祖傳法給一位目不識丁的柴夫,因為大眾對六祖人選早已心有所屬,都認為神秀是六祖眾望所歸的人選,再說,大眾認為即使不傳位給博學的神秀,寺中有學養有修件者眾,總不應傳給一個外來的幹粗工者吧?於是,有好事者派人去追殺惠能,誓要奪回衣缽,如是惠能藏身於獵人隊中十五年時間,後來在廣州法性寺聽經時,因「風動幡動」的智者之言,才被人發現,並得法性寺住持法宗大師的推崇,為其剃度,令惠能現出家相成為一個真正的出家人,並請惠能在寺內弘法,正式接任禪宗六祖之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