慧燈第105期

本期話題

愍生法師開示錄

佛經故事

禪語

法語精選

淺談中國佛教史

養生湯水素食篇

佛學問答

法音轉播站

a

遇境逢緣

讀者園地

小蜂百寶箱

回慧燈

回佛教愍生講堂

 

 
   
 

 

 

 

 

 

 

 
 

愍生法師開示錄:八大人覺經

第八覺知︰生死熾然,苦惱無量;發大乘心,普濟一切。願代眾生,受無量苦;令諸眾生,畢竟大樂。

生死熾然

《八大人覺經》一開始就說世間是苦的、空的、無常的、無我的,又提及五欲的過患,教我們不應多求多貪,要學習少欲知足,驟聽起來,好像佛教很消極,其實這不是消極,而是對世事世情要知所取捨,損己誤人的東西要放下,過度放縱、追求貪欲只會為自及別人帶來無休止的煩惱與過失,惟有捨離無止境的貪欲,學懂少欲知足才能使身心安然自在;然而,佛教不只教我們放下,也教我們積極承擔。第八覺知就是教我們當發大乘心,要發普濟大眾的心,願代眾生受苦難,幫助眾生脫離苦海,這是積極承擔的大乘精神。

生死熾然:第八覺知提醒我們要覺知生死的熾然與苦惱是無可計量的。人生歷程中生離死別是最痛苦的,有些人以為死了萬事皆休,有些人說人死如燈滅,有些人以為死了就上天堂,有些人以為今世做人就永遠做人,其實這些說法都是錯誤的;佛教說人的生死是隨業力輪轉的,業是甚麼呢?業是我們日常生活中的行為,平生多行善業者往生後便會投生善道,如果一生所作所為是惡業居多者,往生後就要墮落三惡道了,那麼究竟如何決定我們往生後的去向呢?古人說:「如人負債,強者先牽」,意思是說猶如一個人欠了很多人的債項,欠誰最多的誰就是最大的債主,其討債的力度就最強,所以,往生後的去向要看其生平行善業多或惡業多來作引力?善業多者根據強者先牽的法則,強大的善業力量會牽引你走向天上人間的三善道,惡業重者則會墮落到畜生餓鬼地獄的三惡道去,如是生了又死,死後又要轉輪投胎,凡夫眾生死後甚麼都不知道,惟釋迦牟尼佛覺悟人生的真理,透徹了知生命輪轉無了期,生死過程如生龜脫殼般苦痛無比,所以說生死熾然,猶如被猛火焚燒般熾盛痛苦,《法華經》有云︰「三界無安猶如火宅」,生命的歷程眾苦充滿,甚可怖畏。三界是指欲界、色界、無色界,在人的本位而言,指的是我們生活的娑婆世界是不安樂的,用譬喻來說,這個世界好像一間被火燒著的房子,危機重重,眾苦充滿,甚可怖畏,但是眾生猶如小孩般無知,貪圖在房中玩耍不肯離去,釋迦牟尼佛如大慈悲父不忍眾生在火宅之中被三苦、八苦來燒,所以示現人身入世間度眾生,我們要知道佛本來已是永脫生死輪迴,那為甚麼說佛陀也有出生的過程,也有八十歲入滅呢?其實,釋迦牟尼佛在人間出世目的是為度眾生,好像大慈悲父見到小孩在火宅中貪圖玩樂不願出離,於是走入火宅救小孩子脫險。我們流轉生死就如同在苦海之中忽浮忽沉,浮起來時就像我們僥倖做了善業,能夠升上天堂享天福,但是突然又沉下海底,如同造惡業打入地獄、畜牲、鬼道。眾生就是這樣忽然上天堂,忽然落地獄,或者出牛胎入馬腹做牛做馬。佛眼親見輪轉的苦痛,看著眾生而死,死而又生,在生死歷程中雖經過千生萬業的轉迴,卻仍生不知從何而來,死不知從何所去,終日在醉生夢死中不肯出離,非常可憐可愍。(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