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談中國佛教史(八):對中國佛教發展影響深遠的人物—道安法師


魏晉六朝時,晉室南徙,佛教的文化也隨而南移,隨著漢胡政治體系分割,南北各自發展的政局世情,使得佛法之風在南北兩地隨緣流布,遍地開花。本期繼續介紹當時在北方弘揚佛法的代表人物—道安法師。

魏晉六朝時,雖然北方受外族入侵,但仍屬經濟文化重地,因外族認同及信仰佛教,故北方的臣民也都尊敬佛法,當時北方出了很多高僧大德,佛圖澄就是當時其中一位著名的高僧大德,佛圖澄是一個胡僧,他的德行感召了很多人跟他學道,道安法師亦是跟隨佛圖澄出家學道,並成為後來東晉時代佛教發展的中心人物。

道安法師於西晉永嘉六年,生於衛姓儒學世家,七歲開始讀書,自小記憶力非凡,所讀經典看過兩遍便可背誦。道安法師十二歲出家,據說,道安法師容貎甚為黝黑醜陋,很多人都不喜歡與他為伍,其師父亦只讓他從事田間勞作,過了幾年,道安要求閱讀佛經,師父早上給了他一部近萬字的經典,道安利用田間休息時間閱讀,傍晚時,告訴師父已能背誦故將經本交還,師父不信,著其當面背誦,果然一字不差。師父大為驚異,才發現這位徒弟原來很不尋常。不久,他為道安授「具足戒」,使道安成為一名正式僧人;接著,就讓道安外出遊學,冀以深造。從此,道安就開始了他出家以後的參學生涯。

道安法師雖然無論出世入世的學問都很精通,個人亦甚有修行,精心持戒,守律精嚴,可惜,一般人以道安法師其貌不揚,頗有輕視之意,後來遇到有「神僧」稱譽的佛圖澄,佛圖澄慧眼識英雄,賞識他、接受他,並向徒眾說:「此人遠識,非爾儔所比。」從此,道安便投在佛圖澄門下,成了他的弟子。其後,佛圖澄每次講經,都要道安為大家再複述一遍,道安辭鋒銳利,屢挫群疑,眾人這才大為嘆服。因其面黑,於是遂有「漆道人,驚四鄰」之讚。佛圖澄圓寂後的十五年中,道安法師一直輾轉活動於河北、山西一帶,一邊禪修,一邊講學。後來,他又避亂渡河而到了陸渾(今河南嵩縣)。儘管這個時期,道安顛沛流離,住無寧處,但他仍然亂中求靜,於奔波中聚眾講學,慧遠等名僧先後投至門下,僧徒五百多人雲集,建立了中國僧人主持的第一個教團。道安的名氣在社會上傳揚,博得東晉許多官員的賞讚,如桓朗子、朱序、楊弘忠、郄超、盧歆等人,有的請他講經說法有的送食米銅錢供養,有的則為他創建寺院。東晉孝武帝則下詔書表揚道安,要求當地政府為他提供與王公同樣的俸祿。

前秦符堅素聞道安之名,經常對臣僚說:「襄陽有釋道安,號為神器,我想把他請來,輔佐國家。」後經襄陽一戰,苻堅的心願終於得償,甚加倚重。

中國佛教出家人釋姓統一,亦源於道安法師的提倡,道安法師之所以倡釋姓,是因為他「主張凡出家為僧,是繼承釋迦牟尼佛種姓,故應皆以釋為姓」,道安法師以後,中原的出家僧尼法名統冠「釋」為姓。

待續